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06
點擊次數:45
豬排骨凍干實驗報告
一、實驗目的
凍干技術,又稱冷凍干燥技術,作為一種先進的干燥方法,近年來在食品加工領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應用。本實驗旨在研究豬排骨進行凍干處理的可行性和效果,通過對凍干工藝的優化,為豬排骨的深加工提供新的技術參考。
圖1 豬排骨
本次實驗選用的豬排骨(圖1)遵循嚴格標準:優先挑選新鮮、色澤紅潤且無異味的排骨,其表面應呈現自然的肉紅色,脂肪部分潔白且有光澤;肉與骨頭的附著緊密,具有一定的彈性,按壓后能迅速恢復原狀;豬排骨的肋骨粗細均勻,每根肋骨長度在 10 - 15 厘米之間,肉質厚度保持在 1 - 1.5 厘米,以減少因個體差異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。
(二) 實驗設備
圖2 真空冷凍干燥機 FD - 604
型號 | FD - 604 |
冷阱溫度 | -85℃(環境溫度≤23℃) |
最大凝冰量 | 15kg |
真空度 | ≤5Pa(空載) |
極限真空度 | 1Pa |
凍干倉尺寸 | 434mm×496mm×441mm |
最大凍干面積 | 0.48㎡ |
板層尺寸 | 300mm×400mm |
隔板層數 | 4+1 |
板層控溫范圍 | -50~+60℃ |
壓蓋功能 |
真空冷凍干燥機:型號為 FD - 604(圖2),以上為其參數
三、實驗方法與流程
冷凍干燥技術,基于水的三相變化原理,將含有大量水分的豬排骨先降溫凍結成固體,此時豬排骨中的水分轉化為冰晶狀態。在三相點(溫度為 0.01℃,壓力為 610Pa )以下,當壓力降低或溫度降低時,豬排骨中的固態冰會直接升華成水蒸氣,從而實現脫水干燥。
1.原料準備:將挑選好并經過預處理的豬排骨小塊,均勻放置于凍干機的托盤上,每塊豬排骨之間保持 1 - 2 厘米的間隔,注意保持托盤的水平放置,避免豬排骨因位置傾斜而影響凍干效果。
2.冷凍階段:啟動凍干機的制冷系統,設定冷凍溫度為 - 45℃,冷凍時間為5小時。在冷凍過程中,密切關注凍干機的溫度顯示,確保溫度均勻下降并穩定在設定值。
3.升華干燥階段:當豬排骨冷凍完成后,開啟真空系統,將凍干腔室的壓力逐漸降低至20-30Pa(圖3)。同時,啟動加熱系統,緩慢升高擱板溫度,將溫度控制在 - 15℃,升華干燥時間設定為26 小時。
4.解析干燥階段:升華干燥完成后,進一步升高擱板溫度至0℃,保持真空度在 10-20Pa(圖3),進行解析干燥,時間為6 小時。此后再進行一段時間的高溫干燥,先升高擱板溫度至30℃,時間為8 小時,再升高擱板溫度至40℃,時間為6小時,保持真空度在 10-20Pa(圖3)。
5.包裝階段:凍干結束后,待豬排骨冷卻至室溫,迅速將其從凍干機中取出,選用高阻隔性的包裝材料,如鋁箔復合袋進行包裝。
圖3 FD - 604豬排骨凍干工作曲線

圖4 凍干前豬排骨 圖5 凍干后豬排骨
凍干前,豬排骨(圖4)呈現出新鮮肉類的紅潤色澤,表面富有光澤,肉質飽滿且具有一定的彈性,經過凍干處理后,顏色明顯變淺,呈現出灰白色;形狀方面,豬排骨(圖5)的整體輪廓基本保持不變,但體積明顯縮小,約為凍干前的三分之一左右;在質地方面,凍干后的豬排骨(圖5)硬度大幅增加,用手觸摸感覺堅硬且脆,肋骨部分變得極易折斷,肉質部分也失去了原有的彈性,變得酥脆。
本次豬排骨凍干實驗,成功探索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凍干工藝。通過對凍干過程中各個階段參數的嚴格控制,實現了豬排骨的有效脫水干燥 。從實驗結果來看,凍干后的豬排骨在外觀上雖顏色變淺、體積縮小,但整體形狀得以保持,質地變得堅硬酥脆。
綜合來看,凍干技術應用于豬排骨加工具有顯著優勢,能夠有效延長豬排骨的保質期,在常溫下可保存數年,降低了產品的腐爛風險,同時減少了因冷凍保存所需的冷鏈成本;極大程度保留了豬排骨的營養成分,滿足了消費者對健康、營養肉類產品的需求 。